常见问题
关于我们
成教融合平台
常见问题
关于我们
登录
注册
登录
注册
中国近现代史纲要
简介
查看课程
任务列表
第1任务: 1.1 '变局':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与两大历史任务
第2任务: 1.2 茶叶与鸦片: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
第3任务: 1.3 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: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分析
第4任务: 1.4 奇怪的战争:两广总督叶名琛的御敌之策
第5任务: 1.5 体制问题:甲午悲歌与内政之忧
第6任务: 1.6 喷薄的地火:义和团的兴起与衰落
第7任务: 1.7 庚子国变:'文明人'的'兽行'
第8任务: 1.8 洋人之朝廷:'量中华之物力,结与国之欢心'
第9任务: 2.1 导言
第10任务: 2.2 慈禧专政与光绪失权: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失败
第11任务: 2.3 拜上帝教:农民阶级指导思想的落后性分析
第12任务: 2.4 农民阶级的探索尝试:《天朝田亩制度》与《资政新篇》
第13任务: 2.5 天京变乱: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分析
第14任务: 2.6 同文馆之争:地主阶级洋务运动的阻力分析
第15任务: 2.7 强国之梦:地主阶级谋求军事现代化的尝试
第16任务: 2.8 张之洞与汉阳铁厂: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封建性管窥
第17任务: 2.9 外人视角:维新变法的曲折与艰难
第18任务: 2.10 我自横刀向天笑:谭嗣同的改良理念与爱国精神
第19任务: 3.1 本章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
第20任务: 3.2 恤商惠工'——清末新政中的经济改革
第21任务: 3.3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——孙中山早期的革命历程
第22任务: 3.4 革命vs改良: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之争
第23任务: 3.5 '武昌起义'是如何发动起来的
第24任务: 3.6 中华民国的建立与'临时约法'
第25任务: 3.7 袁世凯与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确立
第26任务: 3.8 挽救共和——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
第27任务: 4.1 '红船精神':中国共产党的诞生
第28任务: 4.2 中国劳工:第一次世界大战叙事中被遗忘的牺牲者
第29任务: 4.3 十月革命: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外部动因
第30任务: 4.4 从《新青年》到巴黎和会:转型中的内外政治
第31任务: 4.5 左翼骨干:五四运动中的先进分子
第32任务: 4.6 国民党一大与黄埔军校: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
第33任务: 5.1 重点难点
第34任务: 5.2 宁汉合流:从对峙到同流
第35任务: 5.3 东北易帜:促成全国统一
第36任务: 5.4 八七会议:枪杆子里出政权
第37任务: 5.5.1 秋收起义:中国革命历史上的转折点(上)
第38任务: 5.5.2 秋收起义:中国革命历史上的转折点(下)
第39任务: 5.6 三湾改编:'党指挥枪'原则确立
第40任务: 5.7.1 引兵井冈: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(上)
第41任务: 5.7.2 引兵井冈: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(下)
第42任务: 5.8 三次'左'倾错误及其原因
第43任务: 5.9 遵义会议: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转折点
第44任务: 6.1 导言
第45任务: 6.2 从九一八到卢沟桥: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
第46任务: 6.3 台湾总督府和伪'满洲国':日本残暴殖民统治的两种形态
第47任务: 6.4 一二九运动: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
第48任务: 6.5 西安事变:扭转时局的关键
第49任务: 6.6 从台儿庄战役到豫湘桂大溃败:抗战正面战场概览
第50任务: 6.7 平型关大捷与百团大战:敌后战场的游击战争
第51任务: 6.8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
第52任务: 6.9 从六届六中全会到党的七大: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
第53任务: 7.1 基本线索和重点问题
第54任务: 7.2 '重庆谈判'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
第55任务: 7.3 '挺进中原':人民解放战争的重要转折点
第56任务: 7.4 '保田参军':新解放区土改
第57任务: 7.5 '五一口号'由来及其核心内容
第58任务: 7.6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局面的形成
第59任务: 7.7 共同纲领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
第60任务: 7.8 '三大法宝':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
第61任务: 8.1 综述
第62任务: 8.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
第63任务: 8.3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
第64任务: 8.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
第65任务: 8.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
第66任务: 课程作业